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熊杰 通訊員 趙宏偉)“近些年,我們每次夏令營都有‘答嘴鼓’的培訓?!睆B門市翔安區(qū)古宅小學原校長黃建設雖然退休了,但最近他仍然很忙,今年暑期,他承擔了該校非遺項目“答嘴鼓”的培訓任務。
前不久,古宅小學“鄉(xiāng)音鄉(xiāng)曲,閩南方言文化”夏令營開營,非遺項目“答嘴鼓”成為重要學習項目。
“我先教孩子們一些閩南的俚語、童謠,再慢慢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最后開展比較系統(tǒng)的答嘴鼓培訓。”黃建設介紹,古宅小學雖然是一所農村校,但孩子們經常參加全市乃至全國的表演,他樂見這些“農村娃”能成為舞臺的主角。
古宅小學夏令營是廈門眾多“非遺”夏令營中的一個。今年,廈門的中小學夏令營勁刮“非遺風”。暑假期間,全市各級保護單位、非遺研學點舉辦了50多場精彩紛呈的夏令營活動,還舉行了近百場面向青少年普及非遺的培訓班,涵蓋30多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全市90多位傳承人參與活動。
傳承“鄉(xiāng)音鄉(xiāng)曲”的除了古宅小學,還有廈門市新圩學校。該校的孩子們今年不僅復習了學過的南音曲目,還新學唱了南音小曲《聽見外頭》和《燒酒醉》。該校南音社團現(xiàn)有成員48人,聘請同安區(qū)銀安堂南樂研究會洪瑤明、林麗虹兩位市級南音傳承人為校外輔導員。
廈門的“非遺”夏令營,除了曲藝,還有傳統(tǒng)制作工藝。
近日,非遺閩南剪瓷雕夏令營在廈門市思明區(qū)蓮前小學舉辦。剪瓷雕又稱“剪花”或“嵌瓷”,是閩南、粵東和臺灣一帶的特有建筑裝飾工藝,將各種色澤鮮艷、胎薄質脆的陶瓷,修剪成形狀不一、大小不等的細小瓷片,并嵌貼在灰塑坯體上,做出不同造型的雕塑,主要用于閩南傳統(tǒng)民居的屋頂裝飾。
蓮前小學美術教師林靜介紹,學校非遺閩南剪瓷雕社團課每周會在校內開課兩次,平時的美術課、班會課、思政課也會融入普及性教學。
在蓮前小學,閩南剪瓷雕夏令營的授課教師是閩南傳統(tǒng)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和永、省級非遺傳承人陳勁奮,他們二人是父子。從去年9月開始,他們幾乎每月都會到學校進行教學活動。陳和永一家共有六人是非遺傳承人,這一次是全員到場,支持夏令營。
蓮前小學的夏令營,學生們要完成的任務有兩個:制作花和鳥。陳和永和陳勁奮先給大家示范教學,在平鋪的舊紙板上抹上一團圓狀水泥作為花蕊,再將各式彩色碎瓷片嵌貼進水泥坯,這樣,一朵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花就成型了。同樣,學生們需要在鳥狀的水泥坯上,嵌入各式碎瓷片作為羽毛。
陳勁奮說,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創(chuàng)意更容易被示范的作品約束,而小學生的靈感很難被約束,作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
王船制作技藝也是一個非遺項目。近日,廈門市王船夏令營在廈門市湖里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開營。湖里區(qū)王船制作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湖里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王船工作坊項目負責人陳文旌是本次夏令營的負責人。因王船制作技藝復雜,感興趣的年輕人不多,在廈門,目前僅有三名非遺傳承人。
“這次夏令營用到的王船船模,在市面上買不到?!标愇撵赫f,這款船模是他根據他的師父鐘慶豐的王船建造圖紙,進行修改,并專門找廠家定制才做成。該王船從難度、工藝、趣味性等方面,更適合初階入門的小朋友。
湖里區(qū)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王船工作坊于2020年成立。工作坊多次受邀參加海峽兩岸文博會、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今年,該校王船工作坊第二次入選廈門市文藝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