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韓杰)9月14日,“家國春秋——社會文化視野下的百年中國攝影個案”展覽,在福建省華光攝影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聚眾多個人記錄當代中國歷史的作品,展現(xiàn)了新中國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和攝影人個體在視覺經驗和媒介表達中的探索。
自1839年攝影術誕生以來,攝影作為紀實語言、藝術媒介以及工業(yè)革命產物,記錄真實的世界、留下存在的證明、改變觀看的視角。中國攝影發(fā)展至當代,愈發(fā)進入到觀察當代社會、當代生活的視域,城市化、全球化、消費社會、價值認同、文化符號等都是攝影家關注的話題,更是全球性的時代議題。
福建省華光攝影藝術博物館館長、展覽策展人崔波說,“五四運動”后,在劉半農、郎靜山等知名人士的推動下,攝影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社團發(fā)展、攝影展覽等蓬勃發(fā)展,攝影開始受到公眾的關注。1930年,“為藝術而藝術”被“為生活而藝術”的口號所替代,攝影開始向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觀念轉向,強調攝影的社會紀實甚至社會改造功能。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剛剛發(fā)展起來的中國攝影藝術不僅沒有被窒息,反而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戰(zhàn)爭中以嶄新的面貌發(fā)展起來,變成了一種銳利的斗爭武器,真正成為人民藝術的一分子。攝影人在鏡頭后凝視著時代,在為后人留下珍貴記錄的同時,也留下了他們追求的軌跡。專業(yè)攝影人士和攝影愛好者一起,探索如何將外來的攝影術與中國的審美思想相結合,為當時的中國攝影藝術帶來了長足的發(fā)展,也為新中國的攝影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種攝影觀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qū)的報道攝影實踐,最終被確立為“工農兵文藝方針”和“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攝影原則,形成了革命攝影藝術美學體系。
本次展覽分為4個章節(jié),將從“知識分子:民族國家與視覺媒介”“圖像生產:作為一種敘事的表達方式”等多個維度呈現(xiàn)100年來中國社會生活場景。崔波說,我們選擇這些歷史脈絡中的個案,嘗試著回到一個國家發(fā)展歷程的語境中,對中國現(xiàn)當代攝影史的敘事模式進行長時段的反思,以此呈現(xiàn)出社會文化視野下的小家和大國變遷史。這些平凡的影像記錄作品,在社會文化的視野下,既是家國春秋,更是百姓煙火?!巴ㄟ^《家國春秋》展覽,我們還想建立一種非傳統(tǒng)的視覺文獻模型。從傳播的角度,這是一種將歷史全然直觀化、空前通俗化的嘗試,從學術角度看,它則有重新定義、凸顯史學構建的用途。”崔波說。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