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內(nèi),能見到304種不同的鳥?這不是天方夜譚。5月的云南盈江,剛剛結束的觀鳥挑戰(zhàn)賽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鳥友共同刷新了中國24小時鳥類觀察紀錄。
很難想象,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背上望遠鏡、相機和干糧早出晚歸,一天走上兩萬步,瞪大眼睛在林間枝頭捕捉各種鳥兒的身影……近年來,觀鳥已經(jīng)從小眾愛好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是什么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觀鳥,甚至為它廢寢忘食?在《抓住十二只喜鵲的尾巴》中,波蘭作家斯坦尼斯瓦夫·烏賓斯基道出了鳥類和自然世界的無窮魅力。
波蘭俗語中,“抓住兩只喜鵲的尾巴”比喻同時做很多件事,想要一箭雙雕。斯坦尼斯瓦夫·烏賓斯基用一種幽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衷:用一本書、12個與鳥相遇的故事,盡可能多地講述自然和人,盡可能豐富地展現(xiàn)鳥類世界背后的微觀和宏觀世界。
書中寫出了鳥類與自然給感官和情性帶去的愉悅:“原來,對某件事產(chǎn)生的熱情會永遠改變你。也許我們不再跋涉于泥沼或森林之中,但我們的目光永遠會被一只飛過的啄木鳥吸引;望著春日飛來的第一批椋鳥,我們永遠不會對那美麗的身影無動于衷;我們永遠會因一曲陌生而婉轉(zhuǎn)的鳥鳴停下腳步,我們永遠、永遠不會停止觀鳥?!北緯胺Q一部“觀鳥入坑指南”,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到林中照護遷徙途中的迷鳥,去鄉(xiāng)間尋訪巢中的白鸛,在邊地辰光中看長尾林鸮劃過天際,聆聽城市公園中布氏葦鶯的鳴唱……
作為資深觀鳥者,烏賓斯基的足跡遍布匈牙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多瑙河三角洲。他反思了觀鳥活動背后的自然觀念和文化心理。書中寫到了觀鳥群體中形形色色的人:有被圈內(nèi)稱為“推車兒”的稀有鳥類觀察者,他們是觀鳥大軍中的“業(yè)余選手”,聽到哪里有珍稀鳥類,便一窩蜂地跑去“打卡”,遠遠看上一眼,只為在自己的觀鳥記錄表上打個鉤。有扛著“長槍短炮”的鳥類攝影師,為了拍出好照片,不惜在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中安營扎寨,甚至會為捕捉精彩鏡頭而驚擾鳥兒原本平靜的生活。作者反思了“看鳥”和“拍鳥”背后的文化沖突。他在書中問:“究竟是誰對鳥兒更有熱情與真心呢?是那些不在乎是否會嚇到鳥兒,有時甚至不擇手段地拍攝,但卻心甘情愿花上幾小時專心觀鳥的攝影師,還是為了不驚擾鳥兒而保持安全距離、只要遠遠看上一眼就心滿意足的觀鳥者呢?”
《抓住十二只喜鵲的尾巴》收錄了12篇優(yōu)美細膩的自然觀察散文,但作者的視角并不僅僅局限于大自然,而是將歷史、文學、音樂、電影、繪畫等人類活動中的鳥兒身影融入其中。
書中處處埋藏著“彩蛋”,比如大名鼎鼎的007詹姆斯·邦德,姓名其實是作者盜用自一位鳥類學家,007系列電影中也充滿了對這位鳥類學家的致敬;自然文學經(jīng)典《游隼》的作者貝克是一位不善交際的“怪咖”,他住在英國鄉(xiāng)間,筆下的游隼可能只是紅隼;廣受歡迎的《克拉克森的農(nóng)場》作者杰里米·克拉克森曾因吃珍貴的圃鹀而“翻車”,遭到粉絲的大規(guī)??棺h;希區(qū)柯克的電影中,曾出現(xiàn)過各種各樣的鳥類“反派”意象……
將對鳥類的近距離觀察與歷史文化相結合,使得這本書不僅適合資深觀鳥迷,也適合對鳥類鮮有研究卻熱愛文學的普通讀者。作者烏賓斯基在波蘭最負盛名的文學獎——尼刻獎頒獎典禮上說:“這本書將我作為一個大自然觀察者和人文學者的身份完美結合,我希望對自然感興趣的讀者能從自然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而那些對自然不感興趣的讀者,能被書中提到的畫作、音樂和電影片段,喚起心中對大自然最柔軟的情愫?!?/P>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22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