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深入報道多名追星年輕人的故事。他們中有的因偷偷拿走家中上千元準備給偶像打榜而與父親發(fā)生爭執(zhí)推搡,導致雙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有的為了掙錢,不但在學校“代做作業(yè)”,甚至將自己的貼身衣物掛在網上售賣;有的為參加偶像的簽售會而逃課,為偶像的“聲譽”與同學吵架。
主持人語
一些未成年人在畸形的“飯圈文化”裹挾下盲目追星,甚至為了維護偶像形象與其他明星的粉絲互撕等行為頻頻出現,值得警惕。守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學校、社會與明星、平臺等都要為此盡力盡責。遏制“打榜式”追星,需要“無死角”監(jiān)管。本期“青年說”專欄將聚焦如何理智追星,看看青年學子們怎么說。
未成年人熱衷追星有著復雜的原因。首先,一些青少年之所以會向往明星的魅力與才華,是因為可以借此完成情緒投射和自我認同,從而滿足成長中的身份建構和自我表達需求。其次,追星也是一場社交儀式,共同興趣之下的友誼凝聚、話題飛揚,賦予了它幫助未成年人建立社交人脈的功能。再其次,追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消解未成年人的孤獨感。然而,如今未成年人在追星的過程中已然出現了種種問題,如過度崇拜、盲目追隨、沖動消費等。
什么樣的“星”是未成年人值得追的,需要正確引導。引導未成年人理性追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家長應以身作則,向孩子傳達理性追星的觀念;學校應注重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引導學生接觸各種文化藝術,有意識地將他們的目光更多地引向圣賢偉人和英模人物,向為祖國作出偉大貢獻的科學家、扎根祖國大地默默奉獻的榜樣看齊;此外,每個社會成員都有義務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引導他們分辨商業(yè)利益背后的動機,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隨著家校社協同育人的不斷推進,相信未成年人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fā)現自己內心深處的夢想,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遠離浮華和虛假的迷惑。這樣,他們就能將熱愛之火與理性之光相融匯,從中汲取溫暖和光明,勇敢地奔向屬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08日第2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