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吉林省持續(xù)推進教研與培訓深度融合,“研培一體”模式日趨成熟。以吉林省教育學院為主體實施的吉林省“國培計劃”項目參訓學員滿意度連續(xù)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吉林省成為全國三個“國培計劃”免檢省份之一。2018年,吉林省以吉林省教育學院作為龍頭單位獲批教育部“國家教師發(fā)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實驗基地”。吉林省教育學院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走出了一條“研培一體”特色之路。
“研培一體”的實踐模式
實施主體一體化。吉林省教育學院成立于1957年,最初的名稱為吉林省教師進修學院,負責全省中小學教師進修及教學研究工作,教研和培訓是其主責主業(yè)。2012年,學院各教研部門更名為教研培訓部,教研員同時也是培訓師,負責系統(tǒng)規(guī)劃和組織實施本學科的教研活動和培訓項目,為“研培一體”的實現(xiàn)提供了機構與人員保障。
服務體系一體化。吉林省構建了完善的省、市、縣、校四級教研培訓雙擎網(wǎng)絡體系。省一級負責統(tǒng)籌全省的研培項目規(guī)劃,各市縣根據(jù)需求申報研培項目,各校根據(jù)項目要求選派學員參加。近些年,省市縣校協(xié)同申報項目的比例逐年增加,各級研培機構資源共享、成果共享,帶動全省研培工作協(xié)調均衡發(fā)展。
實施過程一體化。這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教研與培訓內容的貫通。無論是教研還是培訓,都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把“雙減”政策落地、鄉(xiāng)村教育振興、實施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五育并舉”、核心素養(yǎng)落實等作為主要內容。二是教研和培訓工作方式的貫通。開展專題式、項目式、任務驅動式教研,以研代培,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在培訓中,組織聽評課活動,或者圍繞某一問題或主題,開展研討交流,以培促研,把教研變成特殊的培訓,把培訓活動轉化成教研活動。三是實現(xiàn)教研和培訓互為支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環(huán)。把教研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經(jīng)驗轉化為培訓的專題,在培訓中加以解決或進一步凝練提升,并生成新問題,成為下一階段的教研主題,使教研與培訓合而為一、集成發(fā)展。
“研培一體”的內涵反思
教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教研是指教學研究,廣義的教研是對包括教學活動在內的所有教育實踐的研究。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研是狹義的教研,很多教研機構都以“教學研究室”或“教學研究中心”命名,而近幾年新組建的教研機構大多以“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命名。培訓作為國家、地方、學校等組織的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學習活動,無疑是屬于教育實踐的范疇。因此,廣義教研的研究對象包含培訓。培訓與教研具有天然的融合性。
從表述上看,“研”和“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本質意義上的“研培一體”應該是教研和培訓融為一體,研中有培,培中有研。培訓可以成為教研的支撐,教研亦是解決培訓中問題的有效手段。教研和培訓二者優(yōu)勢互補、互為支撐、相互依存、互相促進。
一些培訓管理者敏銳地捕捉到教研之于培訓的價值,提出把教研引入培訓,借助教研達成培訓目標,以研促培,研培結合,將“研培一體”當作一種能有效提升培訓效率與質量的培訓模式。
目前,教育界對“研培一體”中“研”與“培”的關系形成了如下共識:教研是基礎,為培訓指明了方向,是培訓的有力支撐;培訓是方式方法,是解決教研問題的有效手段。這樣的認識看似合理,實際上還是存在著教研優(yōu)先的傾向。“研培一體”在理論認識和實踐層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偏頗,只有重新厘清“研”與“培”的關系,才能實現(xiàn)“研培一體”的本質回歸與實踐落實。
很多研培工作者或機構雖然打著“研培一體”的旗號,但只是把“研”“培”納入到一個大圈中,工作內容存在部分交叉,“研”“培”從根本上卻是分裂的,沒有實現(xiàn)研培融為一體、研中有培、培中有研的應然狀態(tài)。我們認為,真正做到“研培一體”,必須對教研與培訓進行一體化的設計、組織、實施、評價,在機構設置、發(fā)展理念、目標任務、實施過程、服務主體、保障體系等方面同心、同向、同行。
基于以上對“研培一體”的實踐和反思,吉林省教育學院將進一步深化“研培一體”內涵建設,拓展“研培一體”實踐路徑,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指導教學實踐,促進教師發(fā)展,服務教育決策。
(作者系吉林省教育學院教學研究辦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4年01月19日第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