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人類文明的整體形態(tài)形成之前,藝術作品就已經出現。100多年來,人們在考古活動中不斷發(fā)現史前藝術作品,如《獅人》雕塑、《威倫道夫的女人》雕塑、《下維斯特尼采的女人》雕塑等,不斷地刷新藝術史的時間線。無疑,藝術影響了人類,也影響著世界文明的風貌和走向。
對于世界藝術通識的探究,全球各地的學者從未停止過腳步。諸如《詹森藝術史》《加德納藝術史》《藝術的故事》《藝術史》等著作,都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世界藝術的歷史,是一個開放的體系,無論是藝術起源的研究、藝術發(fā)展過程的求索還是當代藝術該何去何從的問題,都是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當前,藝術史的書寫和新發(fā)現,絕非藝術史家的特權,而需要更多學科領域的專家參與其中。盡管藝術史是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但在世界藝術歷史之中,有一些藝術作品、藝術家、藝術事件、藝術現象已經形成普遍的認知,構建起藝術史的恢宏大廈。
世界藝術史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關于美術的歷史,或者說造型藝術的歷史,備受學界和大眾的關注。美術史和世界文明如影隨形,但是美術史并不僅僅是文明的依附,在很多歷史階段,又助推文明乃至歷史的走向。例如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壇三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的作品,成為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代表之作,再如梵高、莫奈、塞尚、畢加索等人的作品,顛覆了古典文明的理論體系,開創(chuàng)了現代主義藝術的新階段??梢哉f,杰出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在一定的歷史節(jié)點,引領了世界文明的風尚和潮流。
藝術的歷史不是空中樓閣,與地理環(huán)境、政治制度、經濟建設、風俗習慣有著直接的關聯。從早期的世界藝術史中不難看出,藝術經常象征權力、地位和至高無上的尊嚴。大約公元前1700年的《漢謨拉比法典》石碑,是古巴比倫統(tǒng)治者漢謨拉比將人的權利、義務和對過失的懲罰,系統(tǒng)地編撰成文,雕刻在一塊黑色玄武巖板上。其石碑上方的精致浮雕,顯示出無名雕刻家豐富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再如我國春秋時期各種精美的青銅器,由統(tǒng)治階級和貴族擁有,那時青銅價格昂貴,造型也異常復雜,一般平民百姓家庭不敢奢望。
藝術與價值信念、制造能力和生產生活也有著直接聯系。大約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2年,在4000多年漫長的歲月里,古埃及創(chuàng)造的文明,在世界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古埃及于不同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在建筑、雕刻、壁畫等多種藝術方面大放異彩,尤其是象征價值信念的喪葬建筑群,就是鮮活的見證。例如現存的左塞爾墓葬建筑群、吉薩大金字塔、哈夫拉建筑群及獅身人面像等,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這些建筑的規(guī)模、設計、功能以及隱藏的神秘寓意,幾千年來在世界建筑藝術中是無法繞開的存在。從這些建筑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幾千年前的古埃及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絲毫也不亞于今天,這些建筑是如何修建的,為什么造型如此獨特,哪些能工巧匠參與到設計中,藝術史無法一一作答。但不管怎樣,古代埃及的建筑藝術成就,就如同一個巨大的文化寶藏。
在世界藝術歷史進程中,古希臘藝術也同樣輝煌。在古希臘文明的歷史中,藝術成就扛起了大旗。而古希臘藝術中,建筑和雕塑的成就顯得尤為突出。大約公元前475年的阿菲亞神廟、公元前432年雅典衛(wèi)城的帕特農神廟、公元前405年的伊瑞克提翁神廟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可惜的是,由于歲月的侵腐,這些神廟如今只留下殘垣斷壁,但從外觀上看,依然那么奪目和優(yōu)雅。尤其是帕特農神廟的《拉皮斯人與半人馬之戰(zhàn)》《騎手》《青年男女》等等各種逼真的人物故事雕塑,彰顯出雕塑家深厚的寫實能力。寫實作為一個藝術傳統(tǒng),不僅直接影響后來的古羅馬藝術,還影響歐洲的藝術發(fā)展。特別是在歐洲古典油畫中,逼真和寫實近乎成為衡量作品好壞的標尺。
油畫中為了追求逼真和寫實的效果,需要透視、比例、結構、解剖、構圖、色彩等多種要素的互相配合,缺乏任何其中一個要素,油畫的寫實程度就會大打折扣。為了畫出一幅逼真的油畫,需要經過長期的素描基本功訓練。文藝復興時期是油畫發(fā)展的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的中世紀,油畫主要表現宗教故事與人物。而在文藝復興時期,以達·芬奇為代表的藝術巨匠,開始在油畫中描繪現實生活中的人、身邊的人,如《蒙娜麗莎》就是其中的典范。在此之前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這是無法想象的。追求人文主義,在歐洲藝術中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即便是后來歐洲藝術從古典到現代的轉變,油畫從具象走向抽象,其實也是更加凸顯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主體性。
這里要強調一點,由于古希臘藝術傳統(tǒng)對歐洲的深遠影響,乃至歐洲把古希臘奉為文化精神的“原鄉(xiāng)”,加上后世歐洲藝術史家的推波助瀾,希臘藝術的影響波及世界各地,甚至一度在世界藝術史中成為寵兒。其實,在藝術的歷史之中,世界上許多地方的藝術之花都在競相綻放。
中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多年來的藝術成就,在世界藝術歷史中獨樹一幟。新石器時代,也就是大約公元前4000年,陜西半坡就有人面魚紋彩陶盆,這足以與當時世界上的任何藝術品媲美。該陶盆是完美的圓形,表面高度拋光。陶盆內壁有一對人面魚紋形,這表明當時的原始部落非常重視漁獵活動。中國藝術和世界上其他區(qū)域的藝術一樣,與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相互交織交融,一路發(fā)展。特別需要強調的是,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在漫長的歲月中從未斷流,這在世界藝術史中是罕見的。也正是如此,中國藝術極為注重歷史的傳承,中國繪畫也好,中國書法也罷,都把藝術的傳承視為極其重要的審美標準。
也許有人認為,中國藝術過于墨守成規(guī)。其實仔細想一下:藝術若沒有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那藝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片面地理解為中國書畫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那藝術視野就狹隘了。歷史上的大畫家吳道子、閻立本、王維、范寬,大書法家王羲之、張旭、懷素、蘇軾、黃庭堅等等,都在各自的領域不斷突破自我,才把中國藝術推向一座座高峰。從形式上看,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等逐漸融為一體,這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在世界藝術史上也是少見的。從思想上看,中國藝術充分吸收哲學的養(yǎng)分,尤其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對中國古代藝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國山水畫,就是在這一思想根基上發(fā)展,不斷走向世界藝術的高峰。
世界藝術的歷史,是一本厚重的大書,可以進行多維解讀。當前,世界藝術的發(fā)展,與科學深度融合,特別是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正在影響和改變藝術發(fā)展的格局。藝術該何去何從,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可以肯定地講,只要人類文明存在,藝術就會存在。從歷史、現實的眼光看,藝術追求的是真善美,助推文明發(fā)展進程,陶冶人、影響人、塑造人。對世界藝術歷史多一些了解和認知,我們的精神就會不斷富足而強大。
(作者單位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與傳媒學院)
—— 相關鏈接 ——
《藝術史》(瑪麗蓮·斯托克斯塔德、邁克爾·柯思倫著,王春辰等譯,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是近年來國內引進出版的頗有文化分量的藝術史論著作。這本書有200多萬字,1400多幅來自全球近300座博物館、美術館的高清圖片。書中談論的藝術史涵蓋六大洲七萬年的古今藝術,既包含早期人類的藝術創(chuàng)造,也理性分析了正在發(fā)生的當代藝術。
《中國教育報》2024年02月23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