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i8233"><dl id="i8233"><big id="i8233"></big></dl></td>

    1. 首頁>檢索頁>當前

      由西瓜蟲引發(fā)的生命探究之旅

      發(fā)布時間:2024-03-24 作者:胡珂怡 來源:中國教育報

          孩子們在教室外開辟了一片后花園,種植了許多愛吃的蔬菜。在養(yǎng)護菜園的過程中,一群西瓜蟲吸引了他們的注意?!斑@里有只蟲子!”“這里也有!”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又一只的西瓜蟲后,孩子們試著把西瓜蟲帶回教室,并放到小桶里面觀察:“西瓜蟲爬得真快啊”“它有很多腳”……孩子們不斷地與西瓜蟲親密接觸,了解到許多有關西瓜蟲的秘密。

      在小班孩子們探究西瓜蟲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剖析孩子們對于“生命”這一詞語的理解:從不注重西瓜蟲的生活環(huán)境,到創(chuàng)設適合西瓜蟲生活的“家”,再到把它們送歸大自然,這是從“為我所用”到“尊重動物倫理”的變化;從把西瓜蟲口頭稱為“我們的朋友”,到在好奇心驅(qū)使下把它們作為觀察對象,再到以“生命個體”來看待比自己渺小得多的蟲蟲,這是從“假朋友”到“真朋友”的變化。

      關注生命角色:一桶土的“家”

      一天晨間活動中,當夢涵從菜園子抓來小小的西瓜蟲想要放到小水桶里時,她突然停了下來:“這個桶里有好多西瓜蟲了?!毙ρ詥査骸澳氵€要新的水桶嗎?我去給你拿!”夢涵看到空水桶,雙手相合鼓出一個空間,把西瓜蟲藏在里面說:“我不要水桶,我去挖點兒土?!辈灰粫?,夢涵帶著半桶土回到植物角,用小耙子舀起兩只西瓜蟲放到了土桶里,并高興地喊來小伙伴:“我給西瓜蟲做了一個家!”孩子們的小腦袋湊在一起看著土桶,努力在土堆里找西瓜蟲的痕跡。

      孩子們早已在前期活動中發(fā)現(xiàn)西瓜蟲最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需要可以躲避的樹葉和石塊等。但在觀察西瓜蟲時,卻只是利用一個小桶,單純地把西瓜蟲作為觀察的對象。當夢涵突然決定不把西瓜蟲放到空桶里時,她開始考慮到西瓜蟲作為生命個體的意義,所以試著用土給它們做一個“家”。教師作為支持者,可以通過及時的關鍵性提問,引導孩子產(chǎn)生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師問:“夢涵,你為什么在桶里放了土呢?”錦睿著急地回答:“因為她要給西瓜蟲做一個家!”教師又問:“之前我們不都是直接把西瓜蟲放在桶里嗎?怎么夢涵突然給它們做了一個家呢?”夢涵馬上回答:“它們太可憐了,一直在爬啊爬的,都沒有地方藏起來?!庇谑?,越來越多的小朋友提出要去挖土給西瓜蟲做一個“家”。教師跟著孩子們來到菜園子、花壇邊、小農(nóng)場,挖了不少土,也抓了不少西瓜蟲。

      關注生命需要:西瓜蟲喜歡的“家”

      在孩子們展示給西瓜蟲做的“家”時,教師觀察到,桶里出現(xiàn)了不同的新材料,比如貝殼、石頭、樹葉、苔蘚、小花,孩子們說西瓜蟲會喜歡。

      當孩子們以“為西瓜蟲做一個家”為目的進行實踐活動時,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呈現(xiàn)出不同類型的“家”,也關注到了西瓜蟲的生命需要。此時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對比,請孩子們自由交流,輔以適時的提問,幫助孩子們進一步換位思考。

      教師組織孩子們把自己給西瓜蟲做的“家”放在一起,梓妤指著自己桶里的貝殼很自豪地說:“我做的家最好,西瓜蟲喜歡貝殼?!币乐Z馬上說:“我挖了苔蘚,西瓜蟲喜歡苔蘚,還喜歡花,青菜開花的時候它很高興的。”教師提問:“你們怎么都把西瓜蟲喜歡的東西帶來了呀?”疏影率先說:“因為它們喜歡呀,就要放到它們的家里,這樣西瓜蟲才開心?!卞\睿還說:“西瓜蟲看到喜歡的東西越來越開心,然后它們就住下來了?!逼渌⒆蛹娂婞c頭。

      關注生命狀態(tài):舒適又便于觀察的“家”

      接下來的兩天里,孩子們每次從戶外回來都會帶回一些小植物、小石塊等,放到西瓜蟲的“家”里,但慢慢地,大家發(fā)現(xiàn)觀察西瓜蟲變得很困難,因為水桶很小、很深,桶壁又有顏色,經(jīng)常找不到西瓜蟲。怎么辦呢?

      現(xiàn)在正是孩子們對于西瓜蟲興趣最為濃厚的階段,如果一時見不到西瓜蟲,確實能幫助他們明白西瓜蟲喜歡“躲藏”,也能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學會耐心等待、安靜觀察,但如果長期得不到積極反饋,難免會消磨孩子們的興趣、打擊他們的信心、影響后續(xù)活動開展。教師應通過適宜的方式幫助孩子們獲得延遲之后的滿足感,并引發(fā)后續(xù)的觀察與探究。

      午休時,教師通過視頻和孩子們一起觀察了其他人做的“蟲蟲之家”。在細節(jié)呈現(xiàn)上,孩子們清楚看到了蟲蟲趴在玻璃缸壁上的畫面,十分驚訝地說:“魚缸可以做蟲蟲家嗎?”教師鼓勵孩子們自己去嘗試,于是,一個個透明的生態(tài)瓶慢慢出現(xiàn)。

      教師順勢提供了清晰度更高的放大鏡、各種蟲類標本、相關繪本等,一只只西瓜蟲在生態(tài)瓶里的生活變得清晰可見。當它們鉆進土壤,孩子們甚至有機會看見西瓜蟲扭動的肚子和細密的小腳;把擴音器放在缸口,孩子們就聽到了西瓜蟲爬動的沙沙聲;玻璃缸作為一種大口、較淺的容器,孩子們也有機會輕輕抓起西瓜蟲,感受它在指尖爬動的感覺。同時,在顏料、彩泥等系列手工材料的支持下,孩子們竟然聯(lián)系已有經(jīng)驗抓住動物的典型特征,做出了長條的蚯蚓、細長尾巴前面有個大腦袋的蝌蚪……

          關注生態(tài)關系:自然的“家”

      漸漸地,孩子們發(fā)現(xiàn)缸里的土干了,有些苔蘚也變了顏色?!皾颤c兒水吧,西瓜蟲不是喜歡水嗎?”“澆水吧,草都枯萎了?!薄拔鞴舷x喜歡潮濕,不是喜歡水。”“喜歡潮濕就是喜歡水!”這表明,孩子們關注到了西瓜蟲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濕度。這個概念在前期活動中曾反復被提及,但孩子們未曾真切感受到這個詞的意義。與此同時,因為生態(tài)瓶中存在的生物遠不止西瓜蟲一種,苔蘚、四葉草、蚯蚓、小蜘蛛等也陸續(xù)在生態(tài)瓶中存活下來,這可以幫助孩子們感受自然界各種生命間的相關性。

      在后續(xù)的觀察和養(yǎng)護過程中,教師鼓勵孩子們自己嘗試使用各種工具,比如水杯、花灑、噴壺等,試著控制生態(tài)瓶中的澆水量,也引導孩子們觀察什么時候需要澆水、澆水要澆到哪個部位、怎么關注土壤中的其他小動物。孩子們慢慢摸索出了一套更加適合飼養(yǎng)西瓜蟲的方法,也在持續(xù)性的探究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奇。

      飼養(yǎng)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不再把西瓜蟲帶回教室,并表示:“讓它在地里玩,它會更開心?!碑斠粋€生態(tài)瓶被不小心打碎時,新的契機出現(xiàn)了,孩子們把生態(tài)瓶中的西瓜蟲送回了大自然。

      西瓜蟲探究之旅,是孩子們對西瓜蟲從單純地感興趣到把它當成朋友的過程,更是孩子們發(fā)現(xiàn)生命、感受生命、尊重生命的體現(xiàn)。整個活動中,教師不止一次嘗試優(yōu)化低結(jié)構(gòu)的活動模式、調(diào)整自然誘導區(qū)中的材料與隱性支持,幫助孩子們釋放天性,打破約束,走向更適宜小班幼兒理解與接受的五感共通活動方式。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六一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24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老熟妇一区二区三区啪啪,国产品精十八禁免费的网站,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91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td id="i8233"><dl id="i8233"><big id="i8233"></big></d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