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血緣傳承及宗法制度,由此也附生了相應(yīng)的姓氏文化,從歷代修家譜到立碑建墓就能印證這一點。
姓氏稱謂包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從一個姓氏中可以窺探到一個家庭、家族、宗族的歷史,甚至一個地方的歷史,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納西族源于西北的古羌人,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敬天法祖”一直是其秉持的文化價值觀念,其姓氏文化反映了豐富的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及文化變遷狀況。
納西族姓氏源流考
一般認為,納西族姓氏中以和、木二姓居多。有些學者認為,納西族漢姓最早的是木姓,始于明朝開國時期。明太祖朱元璋賜納西族首領(lǐng)阿得姓“木”是史實,但不能僅憑此史料而斷定木氏為納西族最早姓氏。
納西族的姓氏最早實行父子連名制,東巴經(jīng)《創(chuàng)世紀》中人類祖先草羨里為為(即崇仁利恩)的父子連名世系為“……海失海羨,海羨刺羨、刺羨天羨、天羨初初、初初初余、初余從交、從交交羨、交羨比羨、比羨草羨、草羨里為”。元朝一代,納西族首領(lǐng)共有五代世襲土司,他們的名字分別為:阿琮阿良,阿良阿胡,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
明朝初期,納西族首領(lǐng)阿得因從征有功,朱元璋“嘉其偉績”,授于其誥命一道,允其任麗江府世襲土知府,官銜為中順大夫,并賜予“誠心報國”的金翎腰帶。并昭告天下:“爾麗江阿得,率眾先歸,為夷風望,足見攄誠,且朕念前遣使奉表,智略可表。今命爾木姓……”有了木姓以后,木氏土司視為特權(quán)專利,不準平民姓木,只能姓和,即使是木氏嫡親,若非嫡長,必遷出古城而駐各關(guān)口要隘,三代以后必須降為“阿”,“阿”姓五代以后復降為“和”姓。這種做法一則避免了家族群體過于龐大而帶來的利益紛爭及經(jīng)濟負擔;二則派直系親屬坐鎮(zhèn)要害之地,加強了專制統(tǒng)治。故《徐霞客游記》中說:“蓋麗江土著,官姓為木,民姓為和,更無別姓?!?/p>
大多學者依此認為麗江姓氏始于明代,以木氏為早,和氏次之。民間也流傳著和姓的來歷:為什么平民百姓只能姓“和”?民間有不同說法?!昂汀弊钟梢弧澳尽弊诸^上加一撇,旁邊帶一“口”字而來,意即頭戴草帽、身背籮筐,是木氏土司的世代奴仆。另一意:“木”字一撇,意喻是木氏土司給了一方生存之天,旁邊一“口”則意喻給了一口飯吃。
實際上,納西族的漢姓可考歷史還可推溯到早于明朝1000多年的漢朝。據(jù)史載,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8年)白狼王唐蕞“慕化歸義,作詩三章”,獻給漢明帝。史稱“白狼歌”。據(jù)方國瑜先生考證,此詩與納西語最接近,可認為是納西族先民之作。對此也有些學者有不同意見,但不外乎都限定在古羌人分化出來的民族范圍內(nèi),彼此都有民族淵源關(guān)系。白狼的名稱一直到元代仍有記錄,元時麗江茶罕章阿良管轄的范圍就有白狼之地,具體地址在今四川甘孜州巴塘縣一帶。據(jù)考,上世紀50年代仍有五千多戶納西族。
如果把唐蕞算為納西族先民,可能是最早有漢名的納西族先民了。其后在唐代的文獻中也出現(xiàn)了納西族先民的名字,但這只是民族傳統(tǒng)姓名而非漢名,只是史官為了方便書寫而取,并非自己所取姓氏。
唐朝時所記載的納西先民沒有提到姓氏。據(jù)白居易的《蠻子朝》一詩記載:“笑令中使迎蠻子,蠻子導從者誰何?摩挲俗羽雙偎伽……”這說明這個充當導從的納西族先民地位身份并不顯赫,不足以賜以漢姓。
姓氏與歷史的深刻糾纏
有意思的是,《元一統(tǒng)志》《元史》二書出現(xiàn)的納西族姓名出現(xiàn)了同一人不同姓名的情況。二書都提到了蒙古軍進入麗江后的情況:在納西族地區(qū),忽必烈和兀良合臺接受永寧和字、麗江麥良、中甸唆火脫因、塔里馬等部落首領(lǐng)的投降。中路軍在打郭寨攻打了“堅壁拒守”的部落首領(lǐng);西路軍在金沙江沿線受到猛烈阻擊,特別是半空和寨,地勢險要,難以攻破,兀良合臺派人偵察,先斷其水源,親自率兵攻打了七晝夜,“剿殺無噍類”,是為最激烈殘酷的一戰(zhàn)。雖然殺了和牒(阿塔剌)、和失(阿叔),但任命和牒兒子阿乾為巨津州首領(lǐng)。
《元一統(tǒng)志》中提到的納西族首領(lǐng)姓和,如和牒、和失、和字都名列其中,奇怪的是其后修的《元史》中卻不以和氏稱之,仍保留了納西族傳統(tǒng)姓名制度,如阿塔剌、阿叔、阿乾等?!对贰へA己吓_傳》記載為:“癸丑(公元1253年)秋,大軍自旦當嶺入云南境,摩些二部酋長唆火脫因、塔里馬來迎降,遂至金沙江,兀良合臺分兵入察罕章,蓋白蠻也。所在寨柵,以次攻之,獨阿塔剌所居半空和寨,依山枕江,牢不可拔,使人覘之,言當先絕其汲道,兀良合臺率精銳立炮攻之,阿塔剌遣人來拒,兀良合臺遣其子阿術(shù)迎擊之,寨兵退走,遂并其弟阿叔城俱拔之,進師取龍首關(guān),翊世祖入大理國城。”
為何在同一事件中的人物姓名有了出入?在筆者看來,這與兩部書具體的編修時間及歷史背景有關(guān)?!对唤y(tǒng)志》系元朝蒙古人統(tǒng)治時期編修,具體編修時間為元至元二十二年六月至三十一年十月。這一時期麗江正式成為中央統(tǒng)治管轄的地方行政單位,對官吏的任免、獎懲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名正言順是歷代朝廷史官所注重的,姓名也不能隨便亂取,尤其是對雄控一方的地方土尊,他們一旦納入“朝廷命官”的行列,都要鄭重其事,造冊登記,并上報朝廷,以示恩寵。名從其稱,根據(jù)氏族的名稱來取首領(lǐng)的姓。當時書中為何取姓為和?東巴經(jīng)記載,納西族先祖哥來秋,生四子,分別是束、葉、買、禾四支,金沙江一帶納西族部落為禾部族。東巴經(jīng)中也說“梅禾不分離,遷到江邊地”。阿塔剌即和牒,阿叔即和失。從中可以看出,《元一統(tǒng)志》的史官以部族名“和”(與禾同音)作為姓氏,然后以聯(lián)名中一字作為其名,如阿叔成為和失;阿塔剌成為和牒。《元一統(tǒng)志》中的和姓的來源大抵如此。
《元史》中卻把這一和姓取消了,只是名為阿叔,阿塔剌,為何?《元史》非元朝時編修,乃明朝初期所修。二十四史皆隔代編修而成。明朝時麗江正式有了木、和二姓。木姓為明太祖朱元璋所賜,而和姓可能沿襲于元朝時源于禾氏族的和氏。因木氏祖先源于尤氏族,為有別于禾氏族,采取了壟斷姓氏的做法,以致于有明一代麗江僅和、木二姓。因禾部族早于木氏土司有了漢姓,不符合木氏的正統(tǒng)地位,故明朝史官根據(jù)實情予以了變通,把原來的“和”姓降為“阿”姓,與木氏土司未有漢姓前的姓名一致。
對沒有被朝廷任命官職的部族首領(lǐng)仍以原名呼之,如《元一統(tǒng)志》中提到的金沙江流域摩些酋長“蒙醋醋”,其家族在忽必烈征大理時統(tǒng)治此地已歷39代。從1253年上推39代,以每代25年計,約在3世紀中后期。對于這樣一個顯赫的家族的祖先仍以原名稱之,而非以“和”姓稱之。說明“和”姓只是元朝史官所賜,其原因是為了以正統(tǒng)計,其次以有別于一般百姓,這與木氏土司壟斷姓氏政策是如出一轍的。有明一代,木氏土司對土司以外的居民嚴格規(guī)定只能姓和,可能是借鑒了元朝史書所載的和姓;另,尤部族首領(lǐng)取代禾部族首領(lǐng)成為納西族地區(qū)的首領(lǐng),所以和姓里也有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味道,因為和姓只能是下層百姓。
根據(jù)以上所述,納西族漢姓源于明朝之說是不客觀的,木氏為最早漢姓之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能否以漢文獻中出現(xiàn)了納西族首領(lǐng)的漢姓,就以此認為納西族已經(jīng)普遍實行漢姓了呢?
其實這種孤證是需要慎察的:一是元時,納西族各部落仍“依江附險,酋寨星立,互不統(tǒng)攝”。(元李京《云南志略》),尤部落首領(lǐng)阿良雖授予了土官之職,但“阿良和他的子孫們,都還不曾把分散在各地的摩些部落統(tǒng)一起來……(各部落)并沒有統(tǒng)屬關(guān)系”。蒙古軍隊進入麗江時期,納西族各自為政,漢文化仍未滲透進來,納西族部落首領(lǐng)都放棄原來傳承了數(shù)千年的父子聯(lián)名制,突然換為漢姓,這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上都未具備條件。就如一個遠離英語文化圈的部落社會中,幾個人冠上英文名,純屬多此一舉。就如洛克的論著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納西族人物的英文名,其實此名非彼名,不過音譯而已。同樣道理,《元史》中出現(xiàn)的“和牒””和失”等名,非自取之姓,乃史官所取。直到改土歸流后,一些遠離統(tǒng)治中心的偏僻山區(qū)仍實行傳統(tǒng)的父子聯(lián)名制,只有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地區(qū)才實現(xiàn)了漢姓的普及。
故有明一代,麗江只有和、木二姓,是實情。當然,有明一代是麗江大量吸納漢文化的時期,也有不少被木氏土司邀請而來唱酬詩詞的漢族文人墨客,這些人仍有保留原姓的可能;但他們只是過客,而非常住居民,故不能因此確定當時麗江有其他雜姓。這些文人如果要落籍麗江,還是要降姓為和的。這與當時木氏土司的統(tǒng)治政策是一脈相承的。
有些學者認為,麗江在明時已經(jīng)有了大量的流寓入籍者,這些多為漢人,故漢姓必然帶進來。這是忽略了當時麗江的政治實情。乾隆《麗江府志略》中稱:“明洪武初,賜土官姓木后,惟承襲及同堂舍人,木姓三世以降姓阿,五世以降姓和。即流寓入籍者必改姓和。故今里民和姓居多,自設(shè)流以后,漸復本姓?!丙惤脑瓭h族移民家譜中都有類似的記載,歸流前入籍后改為和姓,歸流后漸復本姓。但有些因年代久遠,沿襲成俗,不再改姓。故同一家族分支也有兩種姓氏的情況。如筆者家族家譜中就有和、楊同為一家族之記載。
改土歸流前也有部分漢族移民遷入麗江,但懾于木氏之威而改姓為和;歸流后紛紛恢復本姓,雜姓由此培增。再則政策的寬松,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促進了移民的增多。清朝至民國時期,漢族移民仍不斷地遷移到麗江。據(jù)唐有為先生考察,清乾隆八年(1743年)纂修的麗江府志略中所提到的姓氏有44個,歷經(jīng)140年后的《光緒麗江府志稿》中提及的姓氏,在此基礎(chǔ)上又增加了81個姓。解放后仍呈增長趨勢,如到1994年7月,僅大研鎮(zhèn)就有不同姓氏227個。
納西族姓氏的幾個問題
麗江納西族所居住的鄉(xiāng)村中姓氏以和為甚。但不能以此斷定凡為和姓者皆為納西族,麗江本地及周邊的迪慶、怒江、鶴慶、劍川等地的傈僳族、藏族、白族、彝族中就有不少姓和的。據(jù)傳這些周邊民族中的和姓大多始于明初木氏土司統(tǒng)治這些區(qū)域時期;另有部分是在改土歸流至民國時期所改,這些民族接受漢文化時,不少納西族知識分子成為啟蒙老師,大多漢姓也是依照麗江姓氏取之。也有少部分是在解放后需要登記漢名時,參考村中及周邊納西族姓氏而定。居住于寧蒗、鹽源等地的納西族分支納日人的姓氏較為復雜,永寧、蒗渠土司姓阿,鹽源土司姓喇,百姓的姓氏大多始于解放后,有楊、曹、石、和等姓,但平時仍以納日名稱呼;有些名字則來自藏族名稱。
另外,納西族中姓和的家族不一定皆源自納西族先民,有些是漢族移民演變而來的。這與改土歸流前“官姓木,民姓和”的政策有關(guān)。改土歸流之前寓籍麗江的漢族移民被迫改為和姓后,因年代久遠,有些家譜散落,無從考證原來姓氏而保留和姓。也有不同情況,歸流后即使可以恢復本姓,也知道原姓,但因沿襲成習,且祖上有名望者以和姓名之,因尊崇先祖而保留和姓,歸流有兩支恢復為原姓,另一支仍奉和姓。但三支皆以同一部族譜為宗譜。宗譜名為“清道光恩科魁元和公勛之族譜”,和公勛,字克五,清嘉慶舉人,嘉慶十三年壬辰科中第五名,經(jīng)魁。這樣就出現(xiàn)了同一宗族有不同姓氏的情況。
和姓、木姓雖為麗江有代表性的姓氏,但不能說此二姓為麗江所獨有。有些導游以訛傳訛,動輒以木姓為貴族之姓,和姓為賤民之姓來制造噱頭,渲染和木二姓是僅麗江一地所有,有的甚至把中央電視臺的和晶與麗江生拉硬扯。這是常識性的錯誤?!渡袝畧虻洹氛f:“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受人時。”羲和氏有四子:羲仲、和仲、羲叔、和叔。掌管天地的職位叫“和”,“和”姓是以官命名的姓氏。春秋以后羲和氏的子孫后代就以羲和為姓?!昂汀弊衷瓰榈孛?,春秋時的晉邑。成語“完璧歸趙”中的璧就是和氏璧,《辭源》有載:“和璧:春秋時楚人和氏所得的寶玉,叫和氏之璧”。五代時期著名的詞人和凝,滿清巨貪和珅皆為和姓。河北定州和姓者也很多。至于木姓,也絕非麗江獨有,單云南一省中的傣族、回族中就有不少木姓者,全國就不計其數(shù)??鬃哟蟮茏幼迂曉僦留攪紫?,其死后,其后人因避仇而改姓為木。據(jù)楊林軍先生調(diào)查,與木家院不遠的蛇山下有一姓木家,據(jù)主人說與麗江木姓不是一宗,原籍江蘇,明時就遷入麗江。
姓名者,關(guān)乎一個家族、宗族的家脈、族脈,甚至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不可不慎察。
作者:楊杰宏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來源:《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9年第11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