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8年,全國2660余所普通高校中擁有博物館超過300座。“讓文物會說話”,探索“文物育人”正成為新時代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記者采用調(diào)查問卷形式,針對“抓住什么來說更符合參觀者需求”這一問題,對全國部分高校博物館館長進行了征詢。整理20余位博物館館長意見,主要有以下觀點:
一是抓住“節(jié)點”來說。所謂“節(jié)點”,就是節(jié)日、節(jié)令以及“適合教育人影響人”的大活動、大事件。
第48個“世界地球日”來臨前夕,中國地質(zhì)大學逸夫博物館舉辦科普大講堂,黃岡大別山國家地質(zhì)公園科普專家李曉池、地質(zhì)遺跡專家徐世球為200多位觀眾特別是學生觀眾帶來了一場科普“大餐”?!吧叫?、峰險、石堅、壑幽、水秀、松奇”,科普講堂通過精美視頻,讓觀眾將大別山獨具特色的地質(zhì)地貌景觀盡收眼底。李曉池介紹,在世界地球日舉辦有關地質(zhì)科普的講座,更能吸引觀眾,因為教育需要情境,節(jié)日本身就為教育營造了難得的氛圍。
二是抓住“來歷”來說。文物的來歷,是講故事的重要載體,抓住來歷來說,更能調(diào)動觀眾的興趣與情感。
在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博物館中,有一尊“元代木雕力士像”,觀眾每次來參觀,講解員都要詳細介紹它的來歷:“經(jīng)專家考證,該木雕為元代建筑飾件,曾安置于濟南城門樓。1928年,日本為阻撓北伐,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三慘案’,元代木雕力士像被日軍劫奪,1956年才由日本友人送還。它成為日本侵華、殘害中國人民、制造慘案的證據(jù)?!薄鞍l(fā)奮讀書,奮力拼搏,為國爭氣,為國爭光!”一名小學生在博物館留言簿上寫道。
三是抓住“成果”來說。講得好的前提是研究深,研究成果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山東商業(yè)職業(yè)學院魯商文化博物館是一座以收藏、保護、研究魯商文物為主題的高校博物館,館中陳列有各時代代表魯商文化的典型器物,如九州方圓(朝貢)鼎、各代鹽官商官印、商用算具、度量衡,以及形成完整序列的貝幣、銅錢、銀元、紙鈔等貨幣。利用這些教育教學資源,學校成立了“魯商文化”研究團隊和學生研究社團,立項研究課題,并將研究成果隨時向觀眾展示。每學期開學,博物館都會迎接中小學生到訪,學?!棒斏涛幕瘜W社”成員們引導小訪客辨認影壁旁嵌著的“仁智合一”“商行天下”兩方朱紅篆?。骸八鼈兣c魯商老字號瑞蚨祥‘經(jīng)道義,營民生,顧國謀利’的格言交相輝映,共同定義、概括、詮釋和展現(xiàn)魯商的根本追求與核心價值——那就是要以國家為先、重義輕利。”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19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thepoemroom.com All Rights Reserved.